作者:*福忠
田阳区每年樱桃番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是华南片区秋冬露地樱桃番茄种植面积最大区域。樱桃番茄种植在当地已超过20年,笔者针对田阳区近几年樱桃番茄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樱桃番茄(LycopersicumesculentumMill.)又名微型番茄、迷你番茄、小番茄[1]、圣女果等,既是蔬菜又是水果,不仅色泽艳丽,而且味道适口、营养丰富,其含有番茄的所有营养成分,且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番茄高。田阳区位于广西百色市右江河谷地区中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22℃,降水量平均在~mm,土壤中等肥力水平,适宜樱桃番茄生长,为樱桃番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和环境条件。田阳区是全国秋冬露地樱桃番茄主要种植区,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县级第一。
1产业现状
1.1种植规模
田阳区樱桃番茄种植超过20年,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近年来,全区樱桃番茄种植面积稳定在1.33万hm2,年产量约50万t。据统计,年,田阳区樱桃番茄种植面积为1.32万hm2,产量约46万t。樱桃番茄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年2月,田阳区番茄(包括樱桃番茄)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部等8部委认定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2科研技术状况
年田阳区发展樱桃番茄产业以来,主要以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同时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特别是年,广西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大宗蔬菜创新团队,并在田阳区落户了“田阳综合试验站”,该站与创新团队首席依托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针对田阳区樱桃番茄产业存在的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促使田阳区樱桃番茄从有到优,品种从单一到多样化,从单家独户育苗到集约化育苗,从栽培实生苗到嫁接苗以及水肥一体化和化肥农药“双减”等方面着手,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1.3种植模式
经过多年探索,田阳区主要实行水旱轮作即水稻—秋冬樱桃番茄模式。针对不便开展水旱轮作的旱地,采取夏玉米—秋冬樱桃番茄或瓜类(夏苦瓜、*瓜、丝瓜等)—秋冬樱桃番茄模式。但这2种模式种植樱桃番茄前要进行土壤消*,具体方法为:深翻土壤30~40cm,耙碎耙平,每m2均匀撒施石灰氮(氰氨化钙)80~kg,翻耙均匀后淋透水,用透明农膜将整块地严密覆盖15~20天[2]。
田阳万亩樱桃番茄基地
田阳区田州镇兴城村樱桃番茄基地
田阳古鼎香农产品综合批发大市场
(1)水稻—秋冬樱桃番茄模式是一年两熟水旱轮作模式。5~9月种植水稻,9月至翌年4月种植樱桃番茄。水旱轮作可以通过水的排灌或浸泡减少樱桃番茄遗留的病虫源。水稻、樱桃番茄不同的耕作、施肥、灌溉等方式以及稻秆还田有利培肥土壤地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有利于克服樱桃番茄连作障碍问题。
(2)夏玉米—秋冬樱桃番茄模式4~8月种植玉米,8月至翌年4月种植樱桃番茄。樱桃番茄收获后,将樱桃番茄藤蔓和插竿清理干净,免耕,直接在原来樱桃番茄定植穴种植玉米(每穴1~2株)。
(3)瓜类—秋冬樱桃番茄模式比如种植夏丝瓜接茬秋冬樱桃番茄,樱桃番茄收获后可直接利用原樱桃番茄竹架,实现免耕轮作越夏丝瓜,节约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1.4经营主体
田阳区目前有9家具有年生产实生苗、嫁接苗20万株以上能力的番茄专业育苗企业(合作社),每年可以向农户提供樱桃番茄健康种苗万株以上;有25家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产品已获得番茄(包括樱桃番茄)绿色食品标识认证,涉及面积0.9万hm2,这些企业(合作社)可为群众提供优质品种、种苗、相应种植技术和销售信息等服务,对田阳区樱桃番茄产业提质增效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如田阳区阳生优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田阳区田州镇凤马村和百育镇新民村与社员联合建立了hm2樱桃番茄生产示范基地,基地建设有日加工量为15t的产品分级车间和冷库储藏中心,年销售樱桃番茄超过t。
1.5销售、贮藏保鲜和加工方面
为了做好樱桃番茄的销售,田阳区*府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乡村经纪人、企业等经营主体从事樱桃番茄经销活动,培育了多人的营销队伍,与北京、上海、武汉等多个大中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区一业的产业格局。目前田阳区有大西南最大的蔬菜批发农贸市场———田阳县供销合作社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百育镇农贸批发市场,还有配套设施完善的田阳古鼎香农产品综合批发大市场和分散在各个村屯的农产品代收点。客商通过这些点收购的樱桃番茄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已有广西福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田阳区嘉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2家番茄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樱桃番茄汁、樱桃番茄果脯等加工产品。近年来三雷老韦物流公司、广西田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及各番茄主产区乡镇批发市场等企业、合作社扩大贮藏保鲜冷库生产规模(已建设有存储冷库余座,约11万m3),引进樱桃番茄清洗分选分级机、冷链运输车等设备设施,对樱桃番茄鲜果进行精选、分级、贮藏、保鲜、包装[3]等商品化处理,开展全方位的冷链物流配送,减少了樱桃番茄采后病害发生率,鲜果货架期达10天及以上,比常温运输和贮藏延长4天左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樱桃番茄贮藏保鲜和远距离运输的难题;这些公司、合作社年商品化处理樱桃番茄在45万t以上,提升了樱桃番茄商品化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增强樱桃番茄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
2存在问题
2.1农户种植樱桃番茄效益不稳定,价格波动大
田阳区秋冬樱桃番茄上市时间主要是冬天,供应地域以北方地区为主,受冬季雨雪天气影响民众出行消费、道路结冰影响交通运输等,价格波动很大,如年秋(10月左右种植,下同)至年(1~3月收获,下同)春茬*色樱桃番茄最高价4元/kg、最低价1.2元/kg,粉色樱桃番茄最高价5.2元/kg、最低价2元/kg;年秋至年春茬红色樱桃番茄最高价9元/kg、最低价0.6元/kg,粉色樱桃番茄最高价18元/kg、最低价0.8元/kg。
不良气候和病虫害影响及种植成本上涨会影响种植收益。田阳区樱桃番茄以露地种植为主,易受不良天气及病虫害的影响,如年1~2月有20天以上是阴雨天,加大了病害发生概率,易造成减产或品质下降,影响种植经济效益。近年来人工费用及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资价格逐年上升,推高了种植成本,从而影响种植效益。如年人工费平均每人元/天,年涨到元/天。
2.2生产主体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不利于病虫害防治
生产经营者主要是散户,制定的樱桃番茄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难以及时落实到千家万户。遇到干旱少雨的气候,传*媒介白粉虱、蚜虫的种群数量大,单家独户种植管理,很大程度制约着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全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程度不高,对白粉虱、蚜虫这类有飞翔能力的害虫防治效果不理想。由于种植的樱桃番茄品种繁多,有的品种抗性差,会造成田间病*病严重交叉感染,加快了病*病传播蔓延速度。据当地植保部门统计,全区年秋冬季樱桃番茄种植面积1.38万hm2,病*病发生较重面积约0.22万hm2,占总种植面积的16%;年秋冬季樱桃番茄面积1.33万hm2,发病较重面积为0.hm2,占总种植面积的9.8%。
2.3连作障碍
田阳区连年种植樱桃番茄超过20年,而且种植户地力(土壤)保护意识不够强,为了追求高产,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连作障碍严重,出现土壤酸化,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下降,樱桃番茄根系活力弱、土壤中微量元素缺失、青枯病等土传性病害发病率高等现象,从而影响种植效益。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统计,近3年来均发生樱桃番茄青枯病并造成不同程度损失:年发生面积0.万hm2,减产0.万t,年发生面积0.万hm2,减产0.万t;年发生面积0.万hm2,减产0.万t。
2.4品牌效应不高
田阳区目前虽然注册有“壮乡红”“壮乡河谷”等樱桃番茄商标,但是没有加强宣传力度。主要通过本地媒体以及对来田阳收购蔬菜的客商宣传,宣传面不够宽,虽然田阳区每年组织企业参加本地举办的农展会以及桂林、深圳举办的农展会开展宣传,但是举办农展会一般只有几天时间,宣传效果有限。缺乏创新宣传手段,宣传标靶不够清晰,田阳区樱桃番茄品牌知名度不高,从而造成大部分销售商在应用自己的品牌。
2.5加工产业欠发达
由于天气等原因,当地每年约有超过1万t的樱桃番茄难以销售,适宜就近销售加工。而田阳樱桃番茄加工企业比较少,加工能力和水平比较薄弱。目前仅有广西福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田阳县嘉佳商贸有限责任公司2家樱桃番茄加工企业,年加工樱桃番茄不到1.0万t。
3产业发展对策
3.1加大服务力度,促进提质增效
气象、宣传、农业等有关部门加大服务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