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降湿,就用这几招*瓜大棚的管理措施

老刀注:大棚生产由于是在比较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其地面蒸发和作物蒸腾产生的水大都在棚内,所以棚内相对湿度显著高于露地。

大棚生产由于是在比较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其地面蒸发和作物蒸腾产生的水大都在棚内,所以棚内相对湿度显著高于露地。而棚内空气湿度过大又是病害多发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科学控制棚内湿度是大看法完全一致栽培中重要的一环。

以下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湿度的方法

1、深沟高畦栽培即棚栽时宜选地势高、排水方便的地块。

整地时一定要开好棚四周的排水沟,棚内采取深沟高畦栽培方式,畦高30厘米,以便滤水排渍。

2、通风换气是最简单的棚室降湿法。

一般每次灌水后,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要加大通风量,将湿气排出棚外,换入外界的干燥空气,降低棚内空气的湿度。通风换气时,必须根据需要确定换气的程度,一般应在9-14时进行,使降湿与保温互相兼顾。通风换气是开天窗,还是开地窗,开大还是开小,开的时间长还是短些,都要正确分析、掌握,处理好降湿和保温的关系。冬季,以保温为主,减少通风次数与时间;春季可加大通风量,以协调棚内的温湿度。

3、天膜用无滴膜或防滴水剂。即大棚膜用无滴膜或防滴水剂处理,以防棚内“下雨”,防滴水剂是一种药剂,喷在薄膜上即具无滴膜的功能。

4、改变湿度通过改变棚内温度的办法来改变棚内湿度。

据调查,棚内湿度为%、棚温为5℃时,每升高1℃,湿度少3%-4%,升高到20℃时,湿度约为70%,温度升至30℃,湿度约降为40%。反之,温度降至18℃时,相对湿度可升到85%,温度下降到16℃时,相对湿度几乎达%。

5、中耕覆土在蔬菜播种前或定植后,都要充分浇水。水渗下去以后,再利用中耕和覆土或地面铺草、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减少水分蒸发,保持适宜的土壤温度而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

6、控水减湿通过减少灌水量和次数,来调节棚内的湿度。在满足蔬菜生长发育所需水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灌水次数,降低土壤与空气湿度,做到宁干勿湿。为使空气湿度变化较小,又能满足蔬菜对土壤水分的需要,可采取开沟、挖穴浇水或滴灌等办法进行浇水,避免大水漫灌;当空气湿度小,需要尽快提高湿度时,可向地面洒水或喷雾。

7、病虫防治无水施药法:即采用药土、烟熏法来防治病虫害。既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又能控制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

8、堆放吸湿性材料。在棚室内的墙角处可堆放石灰等吸湿性材料,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

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医院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农管家获取更多农技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zhouzixun.com/afhpz/270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