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的形态特性及生长习性

*瓜,英文名字Cucumber,也称胡瓜、青瓜,葫芦科甜瓜属植物。是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称为胡瓜。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瓜”(一说隋炀帝所改)。*瓜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茎上覆有毛,富含汁液,叶片的外观有3-5枚裂片,覆有绒毛。*瓜食用部分为幼嫩子房。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瓜亦可入药。*瓜在中国南方地区也称为青瓜,比如青瓜炒蛋。所以当在南方看到青瓜,就应该知道是*瓜了。可用于面膜,保湿

形态特性生长习性分布范围物种分类收缩展开形态特性

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不分歧,具白色柔毛。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长10-16(-20)厘米;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长、宽均7-20厘米,两面甚粗糙,被糙硬毛,3-5个角或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齿,有时边缘有缘毛,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宽2-3厘米,深2-2.5厘米,有时基部向后靠合。雌雄同株,属于单性花。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长0.5-1.5厘米,被微柔毛;花萼筒狭钟状或近圆筒状,长8-10毫米,密被白色的长柔毛,花萼裂片钻形,开展,与花萼筒近等长;花冠*白色,长约2厘米,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五个,两两合生,一个单生,花丝近无,花药长3-4毫米,药隔伸出,长约1毫米。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长1-2厘米;子房纺锤形,粗糙,有小刺状突起。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厘米,熟时*绿色,表面粗糙,有具刺尖的瘤状突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长约5-10毫米。花果期夏季。

生长习性

*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华南型品种对短日照较为敏感,而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勒克斯,多数品种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欢pH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

分布范围

最早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

物种分类

根据*瓜的分布区域及其生态学性状分下列类型:南亚型*瓜分布于南亚各地。茎叶粗大,易分枝,果实大,单果重1-5kg,果短圆筒或长圆筒形皮色浅,瘤稀,刺黑或白色。皮厚,味淡。喜湿热,严格要求短日照。地方品种群很多,如锡金*瓜、中国版纳*瓜及昭通大*瓜等。华南型*瓜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及日本各地。茎叶较繁茂,耐湿、热,为短日性植物,果实较小,瘤稀,多黑刺。嫩果绿、绿白、*白色,味淡;熟果*褐色,有网纹。代表品种有昆明早*瓜、广州二青、上海杨行、武汉青鱼胆、重庆大白及日本的青长、相模半白等。华北型*瓜分布于中国*河流域以北及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长势均中等,喜土壤湿润、天气晴朗的自然条件,对日照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嫩果棍棒状,绿色,瘤密,多白刺。熟果*白色,无网纹。代表品种有山东新泰密刺、北京大刺瓜、唐山秋瓜、北京丝瓜青以及杂交种中农、津研1-7号、津杂1号、津杂2号、鲁春32等。欧美型露地*瓜分布于欧洲及北美洲各地。茎叶繁茂,果实圆筒形,中等大小,瘤稀,白刺,味清淡,熟果浅*或*褐色,有东欧、北欧、北美等品种群。北欧型温室*瓜:分布于英国、荷兰。茎叶繁茂,耐低温弱光,果面光滑,浅绿色,果长达px以上。有英国温室*瓜、荷兰温室*瓜等。小型*瓜分布于亚洲及欧美各地。植株较矮小,分枝性强。多花多果。代表品种有扬州长乳*瓜等。

小汤山*瓜约g基地直供新鲜蔬菜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京东配送¥14.9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zhouzixun.com/afhpz/432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