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大家带了*瓜的育苗培养,今天就继续这昨天的话题吧!今天我们来聊聊*瓜的播种和管理!希望大家能有所受用,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文!播种(1)播种期:早熟栽培的*瓜播种期,根据栽培条件的不同而略有先后。早播的在1月下旬,一般的在2月上句播种。如采用小苗移栽的,其播种期可相应比直播的提早4~5天。在1月下旬和2月上旬播种*瓜,则外界的环境条件往往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如不认真解决这一矛盾,不但不能获得*瓜的早熟高产,甚至会遭到失败。1月份是上海地区全年最冷的季节,最低温度可达零下7~8C,有时下大雪,连续冰冻;这段时间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是干冷多,晴天多,光照较多。我们利用冷床的方法来育苗,只要天晴日照足,即使温度低一些,仍可以培育好秧苗。上海县龙华公社张塘生产队在长期实践中得出了抢寒潮来临前播种育苗的好经验,并已普遍应用。他们在1月中旬以前全部准备好苗床,用听、看的方法观察气候的变化。当获知北方有冷空气南下,又看到吹南风时,就马上准备播种。农谚有“月南风扫,三日狗进灶”和“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的说法,指的是冬天刮东南风,不久就会有寒潮来临。由于1月份的寒潮干冷的多、晴天多,冷床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床内温度也较高。上海地区一般大冷3天后就会转暖,转暖时间也有3~4天,这样发了芽的*瓜种子,播种后6~7天就可齐苗。如*瓜安排在2月份播种,情况就不同了。这是因为2月份是立春雨水季节,温度虽已开始回升,但多东北风,湿冷天气多,阴天多,常常下雨下雪,光照时数少。而光照是冷床的唯一热源,光照少,床温就低。发芽的种子播种后如遇到连续7~8天阴冷天气,就会形成烂籽。嘉定县长征公社长征大队种子场为了克服这个困难,采用电热温室育苗,用“*芽苗”移苗,或用河泥块搭秧,秧苗成活率较高。电热温室育苗,齐苗后若遇气候反常,一时不能移苗出去,则降温控制也较方便。年春,他们又采用电热温室无土育苗法。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用奢糠灰进行育苗。按照*瓜对营养的要求,供给相应的营养液;根据*瓜苗期对温度的要求,分阶段适当控制温室温度。这样开始摆脱了自然气候对秧苗的控制,为科学育苗闻出了一条新路。(2)播种育苗方法:上海地区*瓜播种育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种子直接播到湿河泥块上;另一种方法是将种子撒播,然后带小移植。现将这两种方法分述如下:①直播法:采用直播方法的,一般都以湿河泥块为主,湿河泥划块后撒一层薄薄的培养土于泥块表面,然后将催芽的种子粒播在河泥块中央,每块1粒,边播边用培养土将种子和泥块盖没,盖土的厚度约为2分左右。为了保湿保温,有利于齐苗,盖土后放上交叉的短竹竿,竹竿上面铺盖一层塑料薄膜,最后盖上玻璃窗,并用烂泥密封保温,过2~8天当50~60%的种子顶土出苗后,即应揭去塑料薄膜。②小苗移栽法:将催芽露白的种子先撒播于已准备好的铺有平整、疏松培养土的温床(或装有电热丝加温的冷床)内,一般每扇玻璃窗播种子1两,要求稀播匀播,没有重叠籽。然后用细眼喷壶洒水一遍,使种子紧贴泥土,有利发芽,再盖培养土约2分厚。如白天光照好可不必加温,夜间则用电热丝加温,床外要覆盖草帘,保持床温在15~25℃之间,不使床温低于5℃,也不高于30℃。如温度掌握得好,经1~2天后种子便顶土出苗。当子叶还未全部返青平展,就须及时移裁。这种带小移栽的瓜苗成活率高,生长健壮。在起苗移栽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损伤根,可用小刀或竹片帮助松一松土。采用小苗移栽的方法,大都用于干河泥块搭秧和熟泥土块搭秧。干河泥块搭秧是在移栽前1~2天,先将贮藏备用的干河泥块整齐地排列于冷床内(排土块前需将床土铲去2寸左右,并削平,压实),再用大水漫灌苗床内,让河泥块浸泡在水中,充分吸足水分,晚上需盖窗防冻,第二天如发现河泥块还显得干时,可再复水一次。待河泥块胀干后,用培养土将河泥块之间的空隙及洞穴铺满,用扫帚轻轻扫平,并要能分辨出河泥方块,然后进行搭秧。搭秧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小刀在洞穴中的培养土内栽小苗,也可把小苗放于洞穴中央,然后用培养土盖没根部即可。另外一种是卧苗法(上海地区叫搭图秧),将幼苗卧放在湿河泥块中央,小苗根朝东南,然后在根部放一搬培养土,盖没根部就可。方法简便,容易掌握。但放培养土须注意不要放得过多,防止压没茎部,影响瓜苗转活竖立。采用卧苗法移裁必须选择连续几个晴天的气候,这样移栽后经1~2天,瓜苗就可竖立成活。直播法和小苗移栽法各有优缺点。采用直播法的,只要在出苗期气候正常,齐苗率就可达95%以上;主要缺点是苗脚较高,节间稀、长。采用小苗移栽法的幼苗,虽然比直播苗矮壮,根系发达,但在移苗期间往往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不但在播种时要求晴好天,且小苗移栽时更需要连续晴天。如遇到连续阴雨、下雪的不良天气,就会因光照不足而影响小苗移栽的成活率,但如果因此而推迟移栽,就会影响瓜苗的成活。总结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有的生产队采用湿河泥块育小苗,然后再移栽到湿河泥块上。移栽时只要将小苗根轻轻粘合在湿河泥块上,既不伤根,且成活又快,即使碰到不良气候也不会影响成活。培育适龄壮秧适龄壮秧是高产丰收的基础。然而由于栽培条件的不同,秧龄相差的幅度比较大,短的秧龄只有85天左右,长的秧龄达55~60天。(1),秧龄与品种的关系:*瓜的所谓秧龄,是指种子发芽、出土生长到植株花蕾出现所需要的天数。秧龄的长短与品种的熟性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正常的温度和肥水条件下,早熟类型品种,如“杨行*瓜”、“南京早*瓜”的秧龄只有30~85天;中熟类型品种,如“上海*瓜”的秧龄约需35~40天;如果是晚熟品种,秧龄则还要长一点。(2)秧龄与产量的关系:*瓜秧龄的长短,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用长秧龄带花带果定植,虽早熟性有显著提高(可比短秧龄早收1~2次果实),但是丰产性不突出。而一般高产单位都用适龄壮秧定植。这是因为适龄壮秧稳长稳发,生活力强,活棵转苗后很快就赶上了长秧龄带花带果定植的大苗;开始采收后,产量上升幅度大,很快出现产量高峰,产量高峰的持续时间也较长,尽管它的始收期稍有延迟,但由于盛收期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前期产量与长秧龄带花带果定植的产量差不多,但总产量却大有增加。(3)壮秧标准:适龄壮秧标准,因品种、类型的不同而有差异。如果是早熟类型品种,它的秧苗期一般为35~40天,定植时的秧苗有真叶4片,叶片厚实,叶色深绿,节间短,茎粗矮,根系发达。(4)壮秧培育措施:培育壮秧要抓好“三度”和“三促三控”。所调“三度”,指的是温度、湿度以及秧苗种植的密度;而“三促三控”,是指在种子发芽到子叶出土要促进生长,子叶期要控制生长;搭秧期要促进生长,真叶期要控制生长;放大苗距后要促进生长,秧苗返青后要控制生长。*瓜播种后,由于种子的发芽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苗床白天的温度应保持在30~35℃。晴天冷床内温度可高达40℃左右,但只要注意管理,也不会出问题。播种后,须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利保湿、保热。但在覆盖薄膜前,床土表面要交又放上几根小篱竹,使覆盖的薄膜与培养土之间保持一定空隙,:以利空气流通。晴好天气一般经2~3天,当幼苗出土30~50%后,即应在中午立即揭去覆盖的塑料薄膜;当出苗70%时,可用细眼喷壶洒水一次(最好用井水),使出苗整齐,子叶肥大,即使遇到阴天也要喷水;出苗95%时,须再酒水一遍。如有露根现象,须撒上一层培养土,防止露根伤苗。齐苗后,要以保温为主,把温度保持在28℃左右,温度过高,容易产生高脚苗。通常每天通风1~2小时,在30米长的冷床上开4个小口,每个口约半寸左右,以降低床内湿度,更换床内空气。如遇东北风及阴天,则不宜开窗。待子叶充分长足后,要注意控制温度。通风口要逐渐增加,口要开得小,分布要均匀。一般每隔一窗开两个口(南北各开一个风口,约半寸宽)。吹西北风及东北风时,窗口减少一半,以免冷风侵入床内引起伤苗现象。苗床的湿度管理要看苗浇水,以促为主,如果中午发现子叶下垂,说明水分不足需要浇水。但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使土壤表面经常保持湿润,浇水要注意选择睛天静风的中午进行,如吹西北风和东北风则不宜浇水。浇水后发现床土有开裂现象,要撒培养土盖没裂缝,以利保湿保温。*瓜出土7~10天后,开始生长真叶,进入真叶期。这时仍要继续加强肥水管理。如果肥水供应不足,瓜苗容易衰*;如肥水过多,则营养生长过旺,造成秧苗徒长。所以真叶期的管理要控上促下,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根系发育。在肥料、水分、温度这三个因素中,温度是关键。千万不能用断水、卡肥来抑制生长,而要让瓜苗吃饱喝足,用降低床温的方法来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这段期间白天床温应保持在20~25℃左右。晴天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开窗通风,风口要小而多,以降低床温,促使瓜苗矮壮,叶片厚实,叶色深绿,根系发达。(5)河泥块育苗的管理:用河泥既肥制成的营养土块,保水性能强,吸水性能差,营养丰富。在水分供应适当的情况下,幼苗生长健壮。但是河泥土块与熟泥土块不同,河泥土块的水分状况往往给人以假象,看起来很湿润,其实很干,缺少水分,如不及时浇水,秧苗就会*瘦,扎根浅,发棵慢。因此,水分管理是河泥土块育苗成败的关键。适当增加供水,以水促根,就成了河泥块育苗的特殊措施。一般在出苗40~50%时需洒齐苗水一次(用井水);当根向下伸长时,再用井水喷浇一次,使河泥土块保持湿润(用手指撒土块时,一撒出现一个手指穴,但不使河泥粘手指,则说明土块湿度适当),更重要的要看秧苗长势,灵活掌握。如果子叶平展、肥厚而大,则说明水分供应适当。河泥块育苗的第二个特点是:河泥块比熟泥吸热慢,散热也慢,在中午时测定苗床5~10厘米深处土温,河泥块比熟土低2~4℃,而在早晨时河泥块要比熟土高23℃。所以,在河泥块育苗的管理中,要注意防止秧苗的徒长。(6)及时放大苗距:放大苗距是控上促下,培育壮苗的重要一环。当瓜苗长出第二片真叶时,表示根系即将长出土块。如不及时放大苗距,地上部分会迅速伸长,造成瓜苗徒长。此时要将苗距放大到4~4.5寸见方,这样苗稀,光照足,通风好,秧苗矮壮,定植后活棵快,一种就发,稳长稳发。同熟土育苗相比,河泥块育苗易于放大苗距。只要选择晴天静风的天气,挖起河泥块时大小秧苗分开,苗小的排列在冷床中间,大苗排在苗床两旁,使幼苗能舒展生长,泥块间的空隙要用细土盖没,并轻浇水一遍,最后苗床要密封保温,3天后逐步通风降温进行锻炼,南风天气要揭窗晒苗。放大苗距后出现的焦叶或*叶现象,主要是因为搬秧时遭受冷风伤根伤叶而引起的,这时需加强温度管理,促使早转苗。几天后,气候正常,每天可轻浇水一次,并注意通风透光,晚上需厚盖草帘保温。一般在放大苗距后,要追施淡水粪两次。大家学会了么?这期的*瓜教学文章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欢这篇文章,在这里祝大家能大丰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