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栽培技术越冬*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刘*连治疗hpv怎么样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2/9395961.html
*瓜栽培技术—越冬*瓜病害防治技术在温室栽培管理中对于病害要坚持“防重于治”,病害一旦发生,就已经影响到*瓜的产量,并且病害在预防时相对于治疗,一方面使用的药剂价格更便宜,另一方面防治要比治疗更有成效。在越冬茬*瓜栽培中病害的防治非常关键,由于冬季低温寡照,外界条件本身不利于*瓜植株的生长,在冬季生长的*瓜植株很少能见到像春季那样叶片肥大、茎秆粗壮、连续结瓜能力强的植株。而温度是病害的发生的一个关键条件,然而冬季外界温度低,*瓜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保温,首先得满足*瓜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温度,然后才可进行其他的管理,当然在实际栽培管理中各种管理是同时进行的,对于冬季*瓜栽培中容易发生的主要是低温高湿型病害,像霜霉病、灰霉病、蔓枯病等,特别是灰霉病在冬季非常的普遍。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越冬*瓜病害的预防管理技术。一、棚室管理*瓜灰霉病冬季*瓜植株生长缓慢,膨瓜速度也慢,但是病害特别容易发生。在田间管理中,要及时打去*瓜植株下部发*的老叶,地表不能堆积过多的叶片,及时清除温室内发病的叶片以及病残体。二、湿度管理冬季温室*瓜病害预防对棚内湿度的调节非常关键,棚内湿度的需通过浇水、放风、铺设地膜以及棚膜使用无滴膜、垄间铺设秸秆等措施来降低棚内的湿度。1、浇水管理冬季*瓜浇水后棚内湿度相对于浇水前肯定要增加,因此在冬季温室浇水之前一定要看天气预报,并且要浇小水,一次性浇水不可过大。冬季*瓜浇水间隔期较长,*瓜可控性浇水的时间段也比较长,浇水时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进行,如果天气预报、预报的连续晴天天数比较多,至少要两天以上的晴天,才可以正常的浇水。浇水当天可以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使温度达到34℃,短时间达到35℃,一方面可以提高地温,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并且连阴天到来之前的3-5天不能浇水,特别是连阴3天以上。2、放风管理灰霉病背面照片冬季光照时间短,在光照好的晴天上午要快速提高棚内的温度,尽快让温度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当温度达到28℃时,可以将风口打开6-8cm,让棚内温度继续升高,当棚内温度达到32℃,可以适当的加大风口,让棚内的温度维持在32-34℃的范围1小时左右,然后适当的降低控制在30℃左右,到了下午温度很快就会下降到25℃然后关闭风口,等太阳落山前再关闭保温被,在关闭保温被之前,可以将风口打开6-8cm,通风10min后关闭风口,然后关闭保温被。阴天时,外界温度比较低,棚内温度适当时,有些棚友直接不进行放风,这样对*瓜生长极为不利。如果在阴天的时候如果棚内温度在15℃以上就需要进行放风,但这种时候放风要讲究技巧,放风至少要进行三次,将风口打开6-8cm,每次放风10min,然后关闭风口,间隔半个小时以上再进行下次放风,放风间隔的安排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灵活安排。3、地面防湿小斑型霜霉病正面冬季栽培*瓜的日光温室,棚膜必须使用无滴膜,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棚内的湿度。冬季地膜一般使用无色透明膜,一方面可以提高低温,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棚内的湿度。垄间可以铺设植物秸秆,植物秸秆有吸湿降低棚内是度的作用。冬季棚内湿度控制得好就是病害预防的关键一步。三、药剂预防病害预防是在植株没有感病之前,防止病害的侵染和病害的发生,所进行的喷药管理,选用的药剂大多是保护性杀菌剂,冬季预防用药主要是针对的低温高湿型病害,冬季使用药剂可以使用百菌清/瑞凡/铜制剂+甲基托布津+嘧霉胺/腐霉利等。植株喷施5-7天一遍。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在阴天到来之前,距上次用药已经3天或是4天,那么在阴天到来之前就应该将预防药剂喷施,并且用药要交替使用,不能长时间使用一种药剂,一方面病原菌容易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同一种药剂使用次数多或没有过安全间隔期容易产生药害。小斑型霜霉病背面在田间操作上,如打叶、去侧枝、去卷须等对植株造成伤口,也需要缩短间隔期进行喷药预防病害的发生,冬季进行田间操作可以适当的集中一下,不要每天都进行去卷须、去侧枝,由于冬季生长慢,可以间隔5-7天进行一次;棚内浇水之前或是浇水后都需要缩短预防用药的间隔期。四、病害治疗棚内病害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晨打开保温被之后,一定要观察棚内的发病情况,特别是风口下以及棚室的前脸处。一旦有病害的发生,就要抓紧时间用药,霜霉病用药:抑快净、银法利、增威赢绿;灰霉病用药:菌思奇(啶菌恶唑)、瑞镇(嘧菌环胺)、凯泽(啶酰菌胺)、莫妮卡(腐霉-福美双)等。另外在冬季*瓜沾花时可以加入预防灰霉病的药剂,如莫妮卡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zhouzixun.com/afhgx/542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