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饵麦饭甘豆羹,从古至今人们的主食从未改

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西汉人史游编写过一本类似儿童启蒙读物的篇章,其中在描述“野人农夫”常吃的食物时,曾用“饼饵麦饭甘豆羹”来概括。秦汉时期人们还认为吃饼饵麦饭会增加人的体力,所以从西汉开始,饼食成为整个*河中下游流域人民的普通主食。在古代一般将谷物粉面制成的食品统称为“饼”。古代饼所指的范国远远超过今日饼的函盖范围,饼的品种五花八门,主要按照制作方法和添加原料来命名,如用蒸法制成的叫作蒸饼,用水煮的叫作汤饼,用火烧烤而成的叫作烧讲,添加芝麻的叫作麻饼或胡饼等等。

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就十分喜欢吃饼,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将他的父亲从故乡沛县接到了长安皇宫内,想让他享受一下太上皇的富贵生活,却没想到这位太上皇不习惯皇宫内烦琐的礼节,总忘不了在故乡那悠游自在的生活,更怀念故乡那一口好吃的饼。刘邦只得下今将沛县的屠夫、卖酒店家等商贩统统迁到关中,在离长安不远的地方新建起一座县城,取名为“新丰县”,这些远道而来的商贩中,自然少不了卖饼的。由于饼是当时人们普通的主食,需求量很大,所以东汉时期,通过卖饼致富贵的人确实不少,史书上就记载有“葬之世,卖饼小人皆得等级”的感慨。

饼中尤值一提的是胡饼。中国古代常把西北临近的少数民族称为胡人,张骞通西域后引进了“胡麻”(即芝麻),将其用以烤制成烧饼便成了胡饼。胡饼一经传入内地,便深受人们欢迎,而且经久不衰。东汉末年的灵帝喜欢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舞、胡饭等等,京师贵戚也都学着他的样子,一时大吃胡饼成为风气。史书在总结汉亡教训时,就曾将灵帝喜爱胡饼,说成是汉室灭亡的先兆。东汉末年,吕布的*队出征,当地的官员做了一万个胡饼犒劳吕布的*队,可见当时制作胡饼的能力已很强了。

崇尚胡器胡饼的风气在西晋时期还很流行,一些人还批评把胡饼摆在饮食的第一位,如此本末倒置,因而引来外来侵略,这是汉亡的覆辙。但客观地说,胡饼不仅刺激了汉天子和贵族们的胃口,也是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的大交流。汉代人讲究饮食营养,还曾制作了髓饼,以动物的油脂作添加料,合面而制成饼,不仅丰高了口感,也更有营养。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秦汉时不同地区的主食各具特色。*河中下游地区以麦食为主,而江南和巴蜀一带,则以稻米为主。由于稻米加工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等级的稻米饭。

年在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在沅陵虎溪山清理了一座诸侯王家族墓地,出土了约三万字的竹简,其中有过去从未发现过的《美食方》,亦即食谱大全,它详细记载了做饭与菜肴的操作方法。其中有些标题称“为中粲饭方”、“为中*饭方”、“为稻黍方”、“为狗荠茈酸羔方”等。《美食方》这种内容的简牍,在《汉书艺文志》里也未见有记载。当然,南方也吃饼食,如湖南马王堆1号墓其东边箱所出漆食奁中就盛有饼。秦汉时期的副食主要有蔬菜、肉食品和豆腐。

汉代的蔬菜品种很多,目前仅在考古发掘中就发现有葵(长沙马王堆1号曾出葵籽):居延汉简的“治园”记事中,记载了葱和韭的种植;江苏邗江西汉基曾出土菠菜籽:马王堆和邗江还出土过芥菜籽;广西贵县出土过*瓜籽。因此,秦汉时期可被视为蔬菜的形成时期。在汉代的副食中,豆腐是特别值得一提的。相传豆腐是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初名“黎祈”。

有些专家认为河南密县打虎亭1号汉墓画像石的庖厨图中,就有做豆腐的画面,表现的是豆腐作坊中制作豆腐的主要工艺流程,有浸豆、磨豆、滤浆、点浆、水等过程。该基的年代为东汉晚期,据此推断制作豆腐的工艺至迟于汉末已在中原地区得到普及,被作为日常的饮食活动表现在画像石上。持不同意见的专家认为这块画像石描写的不是豆腐的制作工艺,而是一幅酿酒图。豆腐的发明在饮食生活史上值得大书一笔,这种营养丰富的副食品受到世人的普遍喜受,盛行古今,有“国菜”之称。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zhouzixun.com/afhzp/415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