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智说三农独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着农业产业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棚蔬菜种植行业在我国发展很快,无论是在种植面积上还是在产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我国的大棚蔬菜生产仍存在良种普及率低,优质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科学防治等技术的推广率低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体系的发展。只有科学种植大棚蔬菜才能让菜农们真正早日奔小康,以下就菜农比较关心的大棚蔬菜种植问题进行简介。
1.大棚搭建地方的选择
大棚一般要选择向阳、避风、干燥、排水良好且没有土壤传染性病虫害的地方搭建。
2.棚膜的使用和铺盖
(1)棚膜的透光率一般要求在85%以上。棚膜的厚度与棚膜的性能及使用寿命有直接关系,只有维持一定厚度的棚膜才能正常使用。
(2)棚膜有效使用寿命最长为三年。
(3)铺盖棚膜最好在早晨或傍晚,或温度较低、没有大风的时节进行。铺盖棚膜应均匀地向各个方向拉紧,防止出现横向皱纹(容易产生滴水)。
(4)铺盖棚膜时,应尽量避免棚膜拖地,避免棚架划破棚膜。棚顶和帘子的安装最好也同时进行。
3.温室大棚土壤消*的方法
温室大棚条件下温湿度极有利于病虫害的生长和传播,特别是土壤病虫害。传统的土壤消*采用甲醛、呋喃丹等药剂,但是这些药剂的残留对人体的健康不利。现在就给菜农朋友介绍一种既省钱效果又好的消*方法——太阳能消*方法。
将每年用旧的废薄膜收好留作土壤消*用,在7、8月份利用太阳直射时间长、温度高来进行土壤消*。方法为:每平方米土壤施入碎稻草~kg,生石灰30~60kg(pH6.5以下,如pH6.5以上可用同量的硫铵),深耕,整地成宽60~70cm、高30cm的小厢,厢面上盖上旧薄膜,沟内灌满水至厢面湿透为止。将温室大棚天膜盖严密封7天以上,采用该方法地表温度可达80℃以上,一般的病虫都能杀死。
4.大棚蔬菜浇水注意事项
(1)浇水量不宜过大。在低温下,棚内蔬菜水分蒸发慢,需水量相应减少,故浇水量要小,间隔时间适当长些,切忌大水漫灌。
(2)浇水时间要适当。冬季棚菜浇水应安排在中午前后,以上午10点以后下午3点以前为好。
(3)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
(4)大棚各部位的温度相差较大,浇水量也要有所区别。大棚靠近火炉、烟道等热源的地方,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浇水量可适当大些;大棚温度较低,日照时间较短,浇水量应适当少些。
5.选用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如冬暖型塑料大棚栽培*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春用型塑料大棚栽培冬春茬蔬菜,要选用前期能耐低温、弱光、早熟,后期能适应高温环境的抗病品种。
6.推广嫁接育苗技术
大棚种植适合采用嫁接育苗,这不仅可以克服土壤病虫害,还可以防止根病发生。如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的*瓜嫁接苗,当大棚的温度低于6℃时,一周内未发生寒害;嫁接苗对*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总产量较自根苗可提高20%以上。
7.推广二氧化碳施肥
二氧化碳施肥是蔬菜保护栽培中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以向作物生长环境中补充二氧化碳,以促进植株光合作用的一种施肥措施。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m/L,如能将其浓度提高到~mg/L的范围内,就可以使很多作物的产量、品质大大提高,增产幅度一般都在30%左右,尤其对于冬暖大棚的冬季生产和春用型大棚的早春生产,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8.棚菜受冻后的补救措施
(1)灌水保温。灌水能增加土壤热量,防止地温下降,有利于气温平稳上升,使受冻组织恢复机能。
(2)人工喷水。喷水能增加棚内空气温度,稳定棚温,并抑制受冻组织脱出的水蒸发,促使组织吸水。
(3)放风降温。棚菜受冻后,不能立即闭棚升温,只能放风降温,以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避免温度急骤上升使受冻组织坏死。
(4)设棚遮阴。在棚内设棚遮阴,可防止受冻后的蔬菜受阳光直射,使受冻组织失水。
(5)补施肥料。受冻植株缓苗后,要追施速效肥料,用2%的尿素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洒。
(6)剪除枯枝、防病治虫。及时剪去受冻的茎叶,以免组织发霉病变,诱发病害。植株受冻后,病虫易乘虚而入,应及时洒一些保护剂和防病治虫药剂。
此外,还要及时剪除受冻的枯枝以免组织发霉病变,诱发病害。
9.怎样让大棚蔬菜冬季多采光
在光照时间短、强度低的冬春季节,使大棚多采集阳光,对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措施主要有:
(1)合理布局,搞好植株整理。在大棚内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时,应遵循“北高南低”的原则,使植株高矮错落有序,尽量减少互相遮挡现象。要及时进行整枝、打杈、绑蔓、打老叶等田间管理工作,创造有利于棚内通风透光的条件。
(2)保持棚膜洁净。棚膜上的水滴、尘土等杂物,会使透光率下降30%左右。新薄膜在使用2天、10天、15天后,棚内光照会依次减弱14%、25%、28%。因此,要经常清扫、冲洗棚面的尘埃、污物和水滴,保持膜面洁净,以增加棚膜的透明度。下雪天还应及时扫除积雪。最好选用无滴薄膜扣棚,可增加棚内的光照强度,提高棚温。
(3)合理揭盖草帘。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前提下,适当提早揭去保温用的草帘和延迟盖帘,可延长光照时间,增加采光量。一般太阳出来后0.5~1小时揭帘,太阳落山前半小时再盖帘。特别是在时雨时停的阴雨天里,也要适当揭帘,以充分利用太阳的散射光。
(4)设置反光幕。用镀铝膜反光幕,挂在大棚内北侧使之垂直地面,可使地面增光40%左右,棚温提高3~4℃。此外,在地面铺设银灰色地膜也能增加植株间的光照强度。
10.如何在棚室内降低湿度
(1)浇水。播种前、定植后要浇足底水,缓苗后浇足缓苗水。尽量减少在生育期浇水,防止生长期过频的浇水降低地温、增加空气湿度。生长期如需浇水,可开沟灌小水,切忌大水漫灌。寒冷季节浇水,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立即密闭棚室,提高温度。等到了中午和下午时再加大通风,排出湿气。
(2)覆盖无滴膜。
(3)垄作覆盖地膜。
(4)合理密植,利用大小行栽培。
(5)中耕松土。
(6)通风。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讲到这里,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转发、评论和分享,我们下期见,拜拜。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是作者智说三农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