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设施黄瓜?设施黄瓜简单点来说就是反季节蔬菜,需要做好茬口安排、病虫害防治才能获得高产高丰收的一种种植方法,但在种植设施黄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病虫害种类多且危害重,因此这时就需要种植人员掌握一定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现在小编就整理了设施黄瓜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内容,具体如下。(1)合理轮作。进行合理轮作,选择3~5年未种过瓜类及茄果类蔬菜的田块、棚室种植,可有效减少枯萎病、根结线虫及白粉虱等病虫源。(2)土地及棚室处理。消灭土壤中越冬病菌、虫卵,入冬前灌大水,深翻土地,进行冻垡,可有效消灭土壤中有害病菌及害虫。春季大棚栽培,提早扣棚膜、烤地,增加棚内地温。选用流滴薄膜。棚室栽培的要对使用的棚室骨架、竹竿、吊绳及棚室内土壤进行消毒。在播种、定植前,每亩棚室可用硫黄粉1~1.5千克、锯末3千克分5~6处放在铁片上点燃熏蒸,可消灭残存在其上的虫卵、病菌。(3)种子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用万单位硫酸链霉素倍液浸种2小时后洗净催芽可预防细菌性病害。还可进行种子干热处理,将晒干后的种子放进恒温箱中用70℃处理72小时能有效防止种子带菌。(4)嫁接育苗。可防止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如培育黄瓜,砧木采用黑籽南瓜、南砧1号等。嫁接苗定植,要注意埋土在接口以下,以防止嫁接部位接触土壤产生不定根而受到侵染。(5)培育无病壮苗。育苗床选择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地块,或专门的育苗室。从未种植过瓜类作物和茄果类作物的地块取土,加入腐熟有机肥配制营养土。春季育苗播种前,苗床应浇足底水,苗期可不再浇水,可防止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的发生。适时通风降湿,加强田间管理,白天增加光照,夜间适当低温,防止幼苗徒长,培育健壮无病、无虫幼苗,苗床张挂环保捕虫板,诱杀害虫。夏季育苗,应在具有遮阳、防虫设施的棚室内育苗。(6)加强田间管理。定植时,密度不可过大,以利于植株间通风透气。栽培畦采用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减少灌水次数。棚室内栽培,灌水以滴灌为好,或采用膜下暗灌,以减低空气湿度。禁止大水漫灌。棚室内浇水寒冷季节时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立即密闭棚室,提高温度,等中午和下午加大通风,排除湿气。高温季节浇水,在清晨或下午傍晚时浇水。采收前7~10天禁止浇水。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叶面补肥,可快速提高植株抗病力。设施栽培中,棚室要适时通风、降湿,在注意保温的同时,降低棚室内湿度。冬春季节,开上风口通风,风口要小,排湿后,立即关闭风口,可连续开启几次进行。秋季栽培,前期温度高,通风口昼夜开启,加大通风,晴天强光时,应覆盖遮阳网遮阴降温。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去掉底部子蔓,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根据植株长势,控制结瓜数,不多留瓜。(7)清洁田园。清洁栽培地块前茬作物的残体和田间杂草,进行焚烧或深埋,清理周围环境。栽培期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整枝后的侧蔓、老叶清理出棚室后掩埋,不为病虫提供寄主,避免成为下轮发生的侵染源。(8)日光消毒。秋季栽培前,可利用日光能进行土壤高温消毒棚室栽培的,利用春夏之交的空茬时期,在天气晴好、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时,将保护地内的土壤深翻30~40厘米,破碎土团后,每亩均匀撒施2~3厘米长的碎稻草和生石灰各~千克,再耕翻使稻草和石灰均匀分布于耕作土壤层,并均匀浇透水,待土壤湿透后,覆盖宽幅聚乙烯膜,膜厚0.01毫米,四周和接口处用土封严压实,然后关闭通风口,高温闷棚10~30天,可有效减轻菌核病、枯萎病、软腐病、根结线虫、红蜘蛛及各种杂草的危害。(9)高温闷棚。黄瓜霜霉病发生时,可采用高温闷棚抑制病情发展。选择晴天中午密闭棚室,使其内温度迅速上升到44~46℃,维持2小时,然后逐渐加大放风量,使温度恢复正常。为提高闷棚效果和确保黄瓜安全,闷棚前一天最好灌水提高植株耐热能力,温度计定要挂在龙头处,秧蔓接触到棚膜时一定要弯下龙头,不可接触棚膜。严格掌握闷棚温度和时间。闷棚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活力。(10)物理诱杀①张挂捕虫板。利用有特殊色谱的板质,涂抹黏着剂,诱杀棚室内的蚜虫、斑潜蝇、白粉虱等害虫。可在作物的全生长期使用,其规格有25厘米×40厘米、13.5厘米×25厘米、10厘米×13.5厘米三种,每亩用15~20片。也可铺银灰色地膜或张挂银灰膜膜条进行避蚜。②张挂防虫网。在棚室的门口及通风口张挂40目防虫网,防止蚜虫、白粉虱、斑潜蝇、蓟马等进入,从而减少由害虫引起的病害。③安装杀虫灯。可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多种害虫。(11)生物防治。有条件的,可在温室内释放天敌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虫口密度,即在白粉虱成虫低于0.5头/株时,释放丽蚜小蜂“黑蛹”3~5头/株,每隔10天左右放一次,共3~4次,寄生率可达75%以上,防治效果好。(12)非化学合成药剂。防治霜霉病、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用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倍液等喷雾防治。白粉病发病前,可用27%高酯膜乳剂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倍液等喷雾防治。细菌性病害,可用新植霉素或硫酸链霉素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倍液、47%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波尔多液1:1:~倍液预防白粉虱、蓟马零星发生时用生物肥皂倍液,严重时用50倍液喷雾防治,喷施时注意药液要均匀喷洒到叶面、叶背的虫体上,每隔5~7天喷1次。蚜虫可用除虫菊素水剂倍或0.6%氧苦·内酯水剂倍液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