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竟然清朝才传入中国之前四川人吃辣吗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喜迎周四!

经过四天的不懈努力,社畜们终于熬过了四个工作日,接下来只需要一天,就能迎来人间至乐之一——周五下班的一瞬间。

但要是在古代,可就没这么快乐了,因为古人没有星期制这个概念,要放假呢,基本上得数着日子,差不多十天放一假。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滕王阁序》

人们是如何过上现在这种做五休二的日子的呢?得感谢民国之后,阳历日期启用,同时上班也用起了星期制,至此之后,人们才有了甜蜜的周五期盼。

古巴比伦人创立的星期制,古罗马人就用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一周7天:Sun′s-day(太阳神日),Moon′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Mercury′s-day(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day(金星神日),Saturn′s-day(土星神日)。

星期制计时法,是古巴比伦人发明创立的,唐朝时期就传入了中国,但一直被应用在玄学算命等方向。

其实类似于星期制这种,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用到,但其实是“进口产品”的存在还真不少。

比如说……

经常在各种机关单位门口都会看到的石狮子,就是实打实的进口货。

有人不信了,古代的衙门大户门口,不都有石狮子嘛?

有是有,但那也是进口,毕竟中国这片大地,压根没有狮子这种生物,想要自产也非常有难度。

狮子进入中国,是通过进贡的方式。

东汉时,西域的安息国王向中国献上了第一头狮子,中国人这才接触到了狮子这种生物,东汉的皇室贵族对狮子的接受度非常高,东汉时高颐墓前,就有一座石狮,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石狮造型。

△高颐墓石狮

而石狮应用于住宅守门,是在明代之后大面积流行起来的,人们用石狮来辟邪或展示主人气势。

门口的一对石狮也很有讲究。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用的是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石狮,就会发现,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张嘴怒吼状;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闭嘴温和模样。一左一右的石狮,分别象征了事业与子嗣,是古人对于家宅的期望寄托。

△天安门右侧的石狮子,前爪抚摸幼狮

当然进口最多的还是食物这一块。

比如这两张图里所展示的水果蔬菜,基本都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可以看到,里面不少都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了食物。

在古代,“西”、“胡”、“番”就是古人对外国的指代。

其中,汉代的人习惯将国外称为“胡”,所以有了如胡琴、胡瓜、胡萝卜等;

唐代的人习惯将国外称之为“海”、“番”,所以有了海棠、海石榴、番茄等;

近代习惯用“洋”来形容西方,所以有洋瓷碗,洋火等称呼,顺便我们现在也在用的“洋气”一词,也是这个来历。

△洋瓷碗

最最最让人想不到的是,现在川湘一带人民离不开的辣椒,竟然也是进口的。

红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等辣椒传入中国,得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而我们现在经常吃的青椒,是由之前的红辣椒演化而来,多年前才引入中国。

这意味着青椒炒蛋这道美味,古人应该是无福享受了。

而且辣椒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人们也没有贸然用它来炒菜,辣椒刚开始是作为一味中药来使用,主要用以内服怯寒暖脾胃或外擦防冻。直到乾隆年间,才开始逐渐成为一道食材。

这里就让人迷惑了,四川人爱吃辣难道是吹的?难道乾隆之前,四川人都火锅都吃的三鲜锅?

并没有,按照史料记载,川蜀吃辣历史久远。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川人)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

东晋时期就有“故好辛香”的口味习俗,还有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的记载,基本上无辣不欢,和现在无异。

在没有辣椒的时候,他们就用茱萸、胡椒、花椒等调制辣味。

聪明的人应该已经反映过来了,胡椒这个名字里的“胡”,其实也是胡人的胡。今天常见的胡椒也是曾经是热门的进口货。

它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胡椒的美味让它曾经价比*金,有“胡椒币”的美誉。要是能吃一顿撒着胡椒的烤肉,是奢侈中的奢侈。

还有不少食物的来历,背后都有它的历史演变。

比如*瓜,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中国,当时称为胡瓜,东晋十六国时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瓜”。

玉米,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在明朝时(年)传入中国。

而西红柿,是清朝时期从墨西哥一路传入中国,刚开始叫“番柿”、“番茄”。而西红柿普及,是到了上世纪50年代,饮食界的国民cp西红柿炒鸡蛋,这才第一次相遇,并逐渐征服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味蕾。

文物加上新啦!

台北故宫《快雪时晴帖》

滴,盖章狂魔乾隆

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神”!

进入文物加

海量文物数字库等你开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zhouzixun.com/afhzz/428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