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面,不管剧中人物身处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主角们都统统面对满桌满盘的各色菜肴,看的观众口水直流,不禁感叹,古人的伙食还真不错!
但事实上,统一六国、呼风唤雨的秦始皇却连一顿番茄炒蛋都吃不到。
那么,在不同朝代古人的餐桌上,究竟应该有哪些食物呢?
米饭原始社会就有,东汉出现了面食和馒头。东汉面粉加工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出现了中国麦粉面条的雏形,当时统称为饼,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
到了宋元之际,饮食市场上的面条品种达10种之多,甚至还出现了最早的“挂面”。及至明清,面条的品种更为繁多、五花八门,出现了抻面、拉面、刀削面、担担面、伊府面、炸酱面……
除了面条之外,东汉人民也能吃上馒头,因为这个时候发酵技术已经普遍运用于面食制作当中。
西汉能吃韭菜炒蛋,尖椒土豆明清传入。韭菜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蔬菜,在西汉的时候就可以吃到,因为西汉《盐铁论》中已经出现了这道菜。我国史前时期已经开始种植油菜、葫芦和甜瓜。此外萝卜、冬瓜、丝瓜、笋、葱、姜等也都原产中国。
西红柿、土豆和辣椒都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到明清甚至民国时期才能吃到。此外,大蒜、*瓜、菠菜、胡萝卜、南瓜、紫甘蓝、花菜等也来自域外。
想分辨一种蔬菜在我国出现的大致时间,从它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胡”字系:胡瓜、胡桃、胡豆、胡椒、胡萝卜等大多为两汉两晋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
“番”字系:番茄、番薯、番椒、番石榴、番木瓜多为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带入;“洋”字系:洋葱、洋白菜(卷心菜)等,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
先秦培植桃李杏,明清流行“洋水果”从史料来看,先秦时期已开始人工培育、栽植果树。在《诗经》《山海经》等古籍中,桃、李、梨、枣、梅等中国传统的果树都已出现在当时的果园里。
秦汉时期,水果的消费量大增。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这说明枣、栗、橘、梨已在当时广泛栽植。
先秦时期,外来的水果也逐渐进入中原地区,比如葡萄。根据目前的考古、文献资料与研究判断,葡萄传入的时间为商周时期,进入中原的时间大概在战国时代。
西瓜的原产地在非洲干旱沙漠地带,经埃及传到小亚细亚地区,再经波斯向东传入印度;向北经阿富汗,越帕米尔高原,沿丝绸之路传入西域、回纥,杜新豪说,西瓜种到中国内地时间在年(五代十国后周广顺三年)以前。两宋期间(年-年),西瓜又自北向南传遍了中国。
明清时期,人们可选择的果品更加丰富,“洋水果”逐渐流行。菠萝、番木瓜、番荔枝等都是这一时期传入的,其中尤以菠萝引种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