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在生产中尤其是开花坐瓜期常常出现花打顶、化瓜症以及尖嘴、大肚、细腰、弯瓜、短瓜等畸形瓜现象,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严重降低品质,给瓜农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将花打顶、化瓜症、畸形瓜的症状、形成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花打顶1.1症状黄瓜的花打顶主要发生在苗期或定植初期,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生长点不再向上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缩短,开花节位上升,严重的在顶端开花,开花后瓜条不伸长,同时瓜秧停止生长。1.2发生原因干旱、缺肥、夜温低于15℃、土壤盐分浓度过高、根系受到伤害等因素。1.3防治方法在育苗时,加强水分和温度的管理,多施有机肥,适时移栽,并避免移栽时伤根,避免大水漫灌和田间积水,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透气性。适当摘除雌花,以促进生长。如果供肥不足,可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化瓜症2.1症状表现为刚坐下的瓜纽或正在发育中的小瓜条停止生长,并由瓜尖开始逐渐变黄、干瘪,最后干枯、脱落。2.2发生原因主要是黄瓜谢花时灌水过多,土壤通气不良,根系活力减弱,或叶片同化功能下降,大瓜摘得过晚,养分供给不足,黄瓜植株没有充足的养分使果实膨大造成。在氮肥施用量大和水分充足、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株徒长,养分被分配到新生茎叶中,也容易出现化瓜。同时因栽培品种而异,雌花多,坐瓜多,节节均能生瓜的品种及单性结实能力差的品种易发生。2.3防治方法(1)施足有机肥,适期追肥,防止缺肥。(2)增加光照,适当降低种植密度,经常清扫薄膜上的灰尘和碎草屑,保持膜面清洁,最好使用无滴膜,适当控制浇水,加强放风,调节好棚内温湿度,防止瓜秧徒长。(3)控制夜温不要过高,以降低呼吸消耗。(4)采用二氧化碳气体施肥,促进同化作用。(5)合理留瓜,瓜过密时应适当疏瓜。(6)选用单性结实能力强的品种。3畸形瓜的发生及防治3.1弯曲瓜3.1.1发生原因叶过密,特别是行距窄,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肥料不足,干旱缺水,引起植株生长衰弱,营养不良时,都易发生弯曲瓜。但有些瓜条弯曲是由于卷须缠绕、架材和茎蔓阻挡等机械原因造成,应予区别。3.1.2防治方法(1)适当减少种植密度,避免密植,使叶片受光均匀,提高光合作用。(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期追肥,不要缺肥。(3)在不影响产量与效益的前提下,于雌花谢花前后摘除弯瓜。(4)水分均匀供应,避免土壤过干过湿。(5)对于机械弯瓜,在吊蔓、缠蔓时及时消除阻挡因素使瓜条下垂即可。(6)激素处理,在幼花开放前后用30mg/L赤霉素溶液涂抹于弯瓜的内曲面,数天后瓜条变直。3.2大肚瓜3.2.1发生原因由于蜜蜂等采花昆虫破坏了受精过程,虽然已经授粉,但果实受精不完全,仅仅在先端形成种子,由于种子发育过程中会吸引较多的养分,所以先端果肉组织优先发育,特别肥大,最终形成大肚瓜。发育前期水肥充足,生长后期,长势衰弱,水肥缺乏,容易形成大量大肚瓜,在缺钾时更易形成大肚瓜。此外,低温季节栽培时,不经受精而通过单性结实形成的大肚瓜,多是由于植株生长势衰弱,营养不良,干物质积累少等原因造成的。同一条瓜在膨大过程中,前期与后期缺水,而中期水分充足,也易形成大肚瓜。3.2.2防治方法(1)提高叶的同化机能,充分供应养分。(2)养分、水分管理要适宜,保证水肥充足而均匀地供应,尤其要确保钾肥的供应,维持旺盛的植株长势,防治植株老化。(3)温室、大棚的门窗用冷纱封好,防止采花昆虫飞入。(4)不要强行打叶。(5)注意下位叶的光照情况,防治叶片枯萎。3.3尖嘴瓜3.3.1发生原因单性结实能力弱的品种,在连续高温、干旱的条件下,植株长势衰弱,营养不良,使瓜条从中部到顶端部分膨大伸长不好,果实长度也小得多,由此而形成尖嘴瓜。3.3.2防治方法(1)注意土壤的耕作,维持植株长势,提高叶片的同化功能。(2)养分管理要适宜,防止植株老化。(3)选用植株单性结实性强的品种。3.4蜂腰瓜3.4.1发生原因产生蜂腰瓜的原因有以下四种:一是受粉、受精不良;二是在瓜条发育过程中肥水供应时好时坏;三是高温干燥、低温多湿;四是多氮、缺钾、缺钙、缺硼。3.4.2防治方法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硼、钾肥,保持各种营养元素平衡,加强植株营养,特别是坐果期要加大肥水供应,保证有充足的养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