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区智慧农业结硕果亩产万斤顶呱呱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红网时刻新闻5月10日讯(通讯员杨如)5月9日上午,天元区三门镇株木村蔬菜种植基地,5个智能大棚格外醒目。里面种植的蔬菜瓜果长势旺盛,其中2号棚里的*瓜,已经成熟。工作人员正忙碌地从*瓜藤上,摘下一条条鲜嫩碧绿的*瓜,然后打包、装箱。这些*瓜将被快速送上超市的货架,晚上就能端上市民的餐桌。

“今天,是基地*瓜出库的第一天,计划采摘公斤左右,再过几天,每天计划采摘一两千公斤。“负责人王毅忙得不亦乐乎。5G智慧农业,不仅让农产品增产增收,而且品质更高。

智慧农业,让信息多跑路,村民少跑腿

智能大棚里,株*瓜藤都已长到一米多高,鹅*的花朵点缀在绿叶中。*瓜长势整齐,每一根都在0.6到0.8斤之间。“今年,*瓜基地将迎来丰收,产量是传统*瓜种植的四至六倍。”王毅喜不自胜地说。他耕耘已久的智慧农业,终于结下硕果。

年11月,王毅和株木村村民委员会合资成立株洲市当地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农产品提质增量为目标,打造“智慧农业”种植基地,通过5G信息技术,形成农业种植“无人化”管理,实现农业减碳固碳的目标。

每天醒来,王毅做的第一件事,就打开手机,种植基地的气温、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在手机里一目了然,哪里光照不足,哪里需要降温,他能立即作出安排。

“前几天,天气太热,系统显示大棚里的温度过高,我连忙按下排风按钮,不多久,室温便降至正常水平。”王毅告诉记者,若气温太高,*瓜就会有苦味,所以气温得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现场,除了5个智能联动大棚,还建设有5G农业气象站,“水肥一体”智能滴灌系统。通过5G通信网络,智能大棚能根据温湿度、光照、水雪、风力、风速的变化,实现自动降温、遮阳、关闭大棚等功能,通过手机、电脑控制的滴灌系统,全程可视化,基本实现了“无人化”的农业种植。

“水肥一体化灌溉,不仅能节约劳动力,更能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利用的集约高效。”王毅说,通过精准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在恰当的时间内,让水肥组合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每株植物的根部,更有效地利用水和肥料,节约成本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效果。

智慧农业,让信息多跑路,农民少跑腿。随着信息技术加快向农业渗透,像王毅这样,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体会到科技应用带来的生产变革。

南瓜苗上“嫁”*瓜,亩产将超过两万斤

南瓜秧上“长*瓜”,你们见过吗?

为了达到质优量高的目标,王毅可没少下工夫。在通过放入蚯蚓、羊粪及微生物药剂等改善土质后,他还利用嫁接技术,将*瓜苗嫁接至南瓜苗上,实现产量大幅提升。“因为南瓜根的根系强壮,且扎根深,这样能让瓜苗吸收更多的营养。”王毅解释道。

“干了这么多年农活,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瓜长在南瓜上。”在大棚里干活的村民,蹲在秧苗前,好奇地观察着*瓜的生长。

到了4月份时,*瓜已经长到几厘米长了,这时王毅和村民们在智能大棚里,不厌其烦地将*瓜花中的公花和*瓜须一一掐掉,这样做是为了让*瓜母花吸收到更多的营养。

通过智慧农业的加持,今年*瓜产量将达到亩产两万斤左右,产量是传统*瓜种植的四至六倍。据了解,目前,该基地已经和株百超市达成合作,向株百超市年供应*瓜吨。

“潇湘当地*瓜,用时间丈量新鲜。”王毅美好的想法,终于得以实现,上午采摘,下午就能端上市民的餐桌。接下来,王毅计划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以科普教学、采摘、游玩体验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经济,从而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zhouzixun.com/afhzp/387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