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多层覆盖黄瓜栽培技术,做好以下几点,

春大棚种植黄瓜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的栽培模式,非常适合河南地区环境。一般从12月至翌年1月播种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3月中下旬开始收获,6~7月结束。比小拱棚、露地种植的早上市2个月以上,此时蔬菜上市少,价格高,因此农民收益高。

(一)适用品种

该茬黄瓜苗期在冬季,结瓜期在春季,一直延续到炎夏。所用品种应具如下优点:耐低温又耐高温,耐弱光又耐高湿,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低,主蔓连续结瓜且回头瓜多,前期产量高而集中等。可选择的品种有博杰9号、博杰3号、博杰30、博杰1A、博杰、博杰等。

(二)育苗

1.播期

一般从12月中旬到翌年1月都可播种,苗龄35~45d。

2.营养方的制作

用优质堆肥4份,腐熟的大粪或鸡粪1份,好田园土5份混合过筛,另外加50~g雷多米尔或金雷科多米尔。

将畦土清出10cm深,铺一层炉灰,然后将经过筛的营养土掺匀,铺入畦中10cm厚,畦要凹平,搂平踏实。播种前一个星期左右浇底水,水要浇透,宁大勿小。水渗下去后,用抹子抹平,按8cm见方切方,方要切到底,每个营养方中间用木棍捣穴,穴深1~1.5cm。营养方制作好后烤地升温,以备播种。亦可用纸质营养钵或育苗穴盘育苗。

3.浸种、催芽

先将种子晾晒1~2d,再用常温清水浸泡4~6h。种子泡好后,捞出并控去水分,再晒一下,使种皮略干。用纱布4~5层,在清水中浸湿,再挤去水,把种子包起来,放在20~30℃的地方,保持透气进行催芽。种子量大时,需要用清水洗1~2次,淘洗后仍要把水分甩干。一般催芽30~35h,芽长0.5cm时,即可播种。如果不能及时播种,要将芽放在冷凉的地方,否则芽会生长过长。

在催芽过程中,如果温度是可控的,可采用变温处理,将萌动种子放到0~2℃环境下处理12~18h,再移到18~22℃环境下放置12~16h,而后再移人低温下,再移入常温下,反复进行,直至出芽。这样经过变温处理,可以促进发芽,而且芽壮。

(三)播种

将催好的种芽放在干净的碗里,加点水防止芽干,然后用竹夹子将芽放在营养方的穴中,芽朝下,不要用手捏芽。芽放好后,用过筛的潮土,一个穴上抓一小把盖好。整个畦盖好后,用筛子普遍再撒一层薄层土,约1cm厚,同时畦面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出苗后立即撤膜。

(四)播后苗床的管理

此期非常重要,是决定后期产量高低的关键。

1.温度管理

播后到大部分出苗前,5cm内的地温要保持在20℃以上,床内气温白天保持在30℃以上,夜间16~18℃。一般情况下幼苗5d出齐为好。如果3d出齐,说明温度过高,这样苗弱易徒长。如果7d以后甚至10d才出齐,说明温度过低或遇连阴天,这样的苗根发育不好,也不易培育壮苗。

80%的苗子出土后,温度须及时降低,白天20~25℃,夜间9~11℃。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开始分苗,分苗后的3~5d是缓苗期,温度宜高,白天30℃左右,夜间9~11℃,活稳后温度要降,正常管理,尽量保持10℃温差较好。总的来说为低温养苗,高温养瓜。

2.光照调节

光照对培育壮苗尤为重要,因此要选用新的防雾无滴膜。

3.水分管理

营养方育苗,1次灌足底水,在苗期不用再灌水。

4.分苗

定植前5~7d进行。方法是一个畦一个畦地顺序操作,先整出一个空畦,畦底铲平,隔50cm打一个土埂,撤上0.2%尿素水,把黄瓜苗的营养方一个个起出,码入空畦摆好,土坨之间用潮土填好。屯苗时间不宜过长,以黄瓜的白根刚露土坨或似露不露为最佳。

5.苗期病害

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沤根,这些病的发生都与苗床湿度大,温度低和床土带菌有关。因此要用多菌灵和阿维菌素处理床土,出苗后,可用干沙土或草木灰覆撒苗床降低湿度,防治猝倒病。定期喷敌克松、甲基托布津、恶霉灵等药。

(五)定植

1.扣棚烤地

定植前15d进行扣棚,以提高地温。如有前茬,应提前10d净地灭茬,并于棚内进行消毒杀菌。

2.整地施肥

每亩施入腐熟的鸡粪8~12m3,深耕15~20cm,将土、肥混匀。定植前再施磷酸二铵50kg、硫酸钾50kg。

3.起垄

采用大小垄种植,大垄距80cm,小垄距50cm,垄高15~20cm,株距25~30cm,亩栽~株。

4.定植

定植时期应选择在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定植前3~4d苗床浇1次透水,次日趁湿挖苗并就地囤苗。准备定植的地块施肥后深翻土,然后耙平做畦打沟,畦宽1.3~1.5m,每畦2行,然后再做出宽13~15cm,深8~10cm的定植沟,晒1~2d。选在晴朗无风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25cm将苗坨摆在沟内,然后埋土,其深度以苗坨与畦面相平为宜,覆土不能高于子叶,栽后随即浇水,水量与土坨齐平即可。每亩适宜密度~株,不可过多。定植后及时浇水覆膜。提倡地膜覆盖。

5.防虫

在放风口处,使用防虫网,阻止蚜虫,白粉虱进入。

(六)定植后管理

1.定植至坐瓜期

定植后3~5d,关闭所有放风口及窗口,一方面提高温度,特别是地温;另一方面增加棚内湿度,减少苗子的蒸腾作用,因为根系尚未恢复活动能力。同时浇定植水,以湿土坨为准,并要进行1次浅中耕,主要是破土晾墒,不要动苗坨。棚内白天温度应保持在30~35℃,夜间15~20℃。

定植后7d左右,选晴天上午浇缓苗水,使土坨与周围的土结合,促进根系发育。浇后进行第二次中耕,中耕要深,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要把土拍碎,但也不能动苗坨,土坨周围中耕深度可达10cm左右。第三次中耕,结合培垄和平整畦背,把畦面整成斜面形,靠近畦面一边低,靠近黄瓜的一边高,这样的畦面有利于黄瓜根系的发育,也容易控制浇水量。缓苗后气温白天25~30℃,夜间12~15℃,一般采收前不再浇水,注意通风放湿。

2.采收初期

以提温增光为主。温度保持白天25~30℃,夜间10~15℃。如温度可保证黄瓜生长发育的需要,宜早揭、晚盖。早晨中午适当放风。在根瓜采收前2~3d开始浇水,浇水采用膜下暗灌,前两次水量要小。

3.盛瓜期

贯穿“高温养瓜”原则,温度宜高不宜低,白天温度30~35℃(黄瓜生长点以下30cm为准),夜间5~8℃。结合放风量和放风时间调控温度、湿度。

每隔7d浇一水,水量应一大一小交替进行,即大水以水上垄,小水以水不上垄为原则;大水带肥,亩冲施尿素或三元素复合肥20~30kg;小水不带肥。根据长势,可进行叶面施肥,一般用磷酸二氢钾0.2%和葡萄糖尿素混合液0.2%交替使用,效果很好。

4.采收后期

一般3~5d浇1水,浇水原则与盛瓜期相同。此期重点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单纯靠生态防治已不可能,主要靠药剂防治。参见病虫害防治部分。

5.其他管理

四叶以下雌花全部去除;根瓜早摘;主蔓第六片叶留侧枝,侧枝留1片叶摘心;插架,绑蔓,摘除雄花、卷须、老叶、病叶应及时,操作不误农时。

6.放风

上午8∶30左右从开风口到放风口,绕棚一周放风10min左右通风降湿后,再关闭风口;然后,温度升到25~28℃开始逐渐放风;待下午温度降到22~25℃时合风口。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zhouzixun.com/afhzp/628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0